有很多時候,光是藥物的劑型,就會改變患者的用藥效果,
這點其實臨床醫師多半心理有數。
但某些如意算盤,往往是打出來的結果和原本的預期之間,頗有著意想不到的差距。
有一個藥叫做Oxycodone,在20世紀初就發明了,
是個半合成的鴉片類藥物,對中、甚至中重度疼痛頗有效的止痛藥。
不過也和其它的這類半合成藥物一樣,
很容易變成毒癮患者的多種常濫用的藥物之一。
常被磨粉注射,不然就是像電影裡“吸白粉”的方式,用鼻子去吸。
結果美國FDA在2010年approve了(這個動詞該翻成什麼中文?)
一個新的劑型,叫做OxyContin,
很難磨碎、磨了泡水就會變成像口香糖一樣的膠狀物,
這樣當然不能注射、也不能吸了…。
但結果發生了什麼事?
今年7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有一篇致編輯函(letter to editor),
發表了一個有趣的結果,150個治療中心,共2566名鴉片類成癮患者,
分析他們在新劑型上市後21個月(近2年)的用藥習慣,
發現在新劑型上市後,確實讓Oxycodone的濫用下降了,從原本的35.6% 掉到12.8%;
可是呢…,其它同類的藥品雖然只有少量上升,
但使用其它更強效藥物(包括海洛因)的患者明顯上升,從20.1% 上升到32.3%。
(如圖)
而且原本的Oxycodone 濫用者,有近1/4的人找到了如何破解新劑型的方法,
不過剩下的人裡,其中佔 66%的,也懶得破解了,
就直接換其它的雅片類製劑,最多的人是跑去用海洛因…。
所以啊,圍堵的方式不是沒用,但除非有天羅地網,
不然幾乎可以想像,這種棉被太短,不是蓋不到頭就是蓋不到腳的糗樣,
大概在短期內是很難解決吧。
總而言之鴉片類成癮真的難處理,一開始就完全沒碰是最好;
但面對那些已經成癮的人,在天羅地網還沒發明之前,
還是請正義魔人們,別一直想用打殺圍堵的方式吧,效果恐怕不太好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