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藥命關係的英文片名直譯其實是《副作用》(side effects),

光聽名字就知道其實主軸與藥物脫離不了關係。

 

講到藥就難免會扯到藥商。

我印象中幾乎沒有哪部影片裡有過形象很正面的藥廠的。

印象最深刻的壞藥商形象

就是老片新拍(現在來看也不新了)的《絕命追殺令》

絕命追殺令  
(其實藥廠沒笨到有問題還是硬上市吧?直接放棄,比未來等著付大筆賠償金不是更划算 @@ ?)

 

在《藥命關係》裡著墨最多的部份只有小小一段,

但相關議題最精華的地方都出在這段裘德洛和藥商代表、其它兩位合夥醫師一起在餐廳吃飯的時候。

在那段影片被提到了兩件事,一件是很直白的說了兩家大藥廠的糗事,另外則是提出新藥試驗的計畫。

 

那兩家大藥廠的糗事都是真實事件,

輝瑞(Pfizer)和禮來(Lilly)因為推廣「非適應症」使用藥物而被罰款,

金額都大的不得了,輝瑞被罰了23億美金、禮來被罰了15億美金,

130來算,一家賠了近700億台幣、另一家近500億。

http://www.nownews.com/2009/09/03/11490-2501026.htm

 

簡單講,目前被一般民眾形容成會傷肝、會傷腎的西藥系統,

其實有著非常嚴格的審核規範,每一種藥,都必需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才能取得「適應症」。

用個很誇張的幻想例子來說明,今天如果大家常吃的止痛藥普拿疼,

當初如果很白目的,做臨床試驗只做「右肩肌肉痛」的病的話,

最後就只會拿到「右肩肌肉痛」的適應症;

如果病人剛好是“左”肩肌肉痛,又被你用普拿疼來醫呢?

那就可以被吹毛求疵的說成是“適應症外使用藥品”…

 

但講真的,我們雖然可以“相信”左肩痛和右肩痛,

“應該可以”是相同的病,但是…,很多東西沒有臨床實驗去證實,一切就只能是「合理的推測」。

 

其實在臨床上「適應症外使用藥品」相當常見,

民國100104日衛生署有公佈相關的「適應症外使用藥品之審議原則」,

不過藥商本身有著很大的財力資源,所以這方面的規範也很嚴格。

http://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id=8019&chk=54e22f72-1e7f-4ddd-8045-04e7e6287d80&param=pn%

 

另外的新藥試驗,我自己是覺得這個橋段有點刻意。

當然用這件事和背後利益的得而復失來突顯主角的困境,也算說得過去,

但總覺得這段情節很容易讓人有那種“哇!藥商和醫生有勾結的嫌疑!”。

 

其實片中對精神治療藥物也有不少正面的敘述,

像是詐病女主角的主管,就承認自己曾有憂鬱症並且表達出對患者的同情,

一些朋友還能用“過來人”的角度跟女主角講藥物的副作用,

在宴會的場合,也有人跟女主角講她自己也得過憂鬱症,還得益於某品牌的抗憂鬱劑

(除了虛構的Ablixa 裘德洛 參與的那個抗焦慮劑試驗,其他影片中提到的藥物都是真的)。

 

就連裘德洛在被調查時,都講了他從英國改到美國執業的原因是,

在英國去看醫生吃藥被當成是變糟了,而在美國願意去看醫生吃藥,代表你正在變好;

美國是一個相對上願意去接受“治療心靈”這件事的國家,

但即使如此,在片中也可以看到,當裘德洛開始醜聞纏身時,

他有些患者會因為“很不想讓別人知道”,而害怕自己連帶被記者拍到,被裘德洛建議走後門離開…。

所以再怎麼開放的國家,其實多數人還是無法對“心靈”這件事釋懷。

 

 

人類可以接受身上任何一種功能失常,並且樂於求助,

但唯一的例外就是“心靈”的功能。對人類的潛意識來說,

心靈是寄託在靈魂之上,而不是放在同樣是肉體的大腦裡面,

賦予人類的心智功能那麼崇高的地位,其實就另一個角度,也是給它難以排解的壓力,

不過只要還沒出事,放棄那種心靈至上的信念,對人而言還真是很不容易的事…。

 

 

類似這種“別碰我的靈魂”的反感,總是容易一再的被投射到精神醫學上,

對某些宗教團體而言是如此,而對於多數具有人文氣息的人來說,

這種東西更是容易出現,其實上週(6/13)壹週刊對這部片子的影評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壹週刊影評  

 

 

其實影評一開始就說“藥物濫用”,講真的,我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你在說什麼  

 

 

這部片一開始就是一個心情低落的少婦撞車自殺送醫(假的)

少婦跟醫師盧不要住院,願意乖乖配合治療重鬱症(假的)

醫師一開始還開了很少副作用的藥給她,但她就是有一大堆副作用(假的)

換了一堆藥,最後終於找到一種讓她比較好的藥(假的)

但她開始出現夢遊的副作用(假的)

最後她把自己老公宰了(真的)

 

 

 

這從頭到尾,是“濫用”了什麼藥物啊?

女主角確實是表現得像“瀕臨解體、行屍走肉”但那和藥物有關係嗎?

她是在演一個藥石罔效的重鬱症患者吧?!

 

因為演得太像,逼得裘德洛不敢換藥,

只能一直撐著用一個有嚴重夢遊副作用的藥哪…

 

 

這就是重點啊,副作用不嚴重,醫師不會寫病歷裡變成證據

但嚴重副作用,醫師一定會換藥,可是女主角就是用“唯一勉強有效”

硬是卡著不讓醫師換藥(當然啊…不這樣陰謀怎會成功?)

 

至於“藥廠跟醫生的勾結”…云云,更是不知所以

我都開始懷疑我和壹週刊倒底是不是看同一部電影了

 

其實有點亂入的那個醫生幫藥廠做新藥試驗的橋段

醫生都有照人體試驗的規範在做耶!

 

片中醫生在跟受試者解釋時,

還一劈頭就先講“我先跟你說明,藥廠有支付我金錢喔!”

然後患者問清楚“我吃的藥都免費嗎?”,然後就自己簽署受試者同意書

(這點就不得不說台灣的健保好處了,美國有很多受試者,

都是看在“有免費的藥可以治病”的份上加入試驗的)

 

 

 

所以啊…

這部片子其實並沒有實際攻擊到藥商

整個過程中,藥商的角色完全沒有違法、也沒有扮演什麼關鍵角色

真正挑戰的,是一整個詐病和精神醫學診斷及治療上的缺陷,

以及司法精神醫學實務的相關議題

 

 

 

然而我覺得真正諷刺的…

是這部片子背地裡

多少也偷婊了一下一般人潛意識中.

不自主浮現的對精神科藥物治療的莫名反感

 

 

Ablixa 這個虛構的藥物,確實是會有夢遊的副作用

但…這個副作用很常見嗎?

就電影編排的方式,

我認為應該是個不是很常見、不很嚴重的副作用

少到醫生平常沒把它當很需要當心的狀況來看待,

到最後才上網發現,

怎麼凱薩琳演的那個醫生竟然寫過這個副作用的個案報告

(實務上也確實如此,常見的副作用醫生們都知道

會到那種上網去點、去找的,大概都是超稀有的問題)

 

 

也因為這種副作用問題不大

所以後來拿來炒新聞,才會導致一堆患者恐慌

(一堆患者在片中一直問,自己是不是吃那種藥)

也產生藥廠股價大跌,對手股價大漲的現象

 

 

可是從頭到尾,那個藥本來就是無辜的

它在完全沒有被吃進女主角肚子裡的狀況下

用來作為殺人的藉口、操弄股價的工具

死了一個內線交易的前科犯

成就了另一場黑寡婦的內線交易…

 

 

 

從頭到尾就是因為大家在潛意識裡都相信

「製藥工業偷偷在害我們,

所以我們要出來控訴藥物、控訴開藥的醫生…」

所以這樣的受害者角色才會那麼容易成形吧?

 

 

所以仔細想想,也許這也是導演硬放一個,

我覺得不太相干的藥商橋段在裡面的原因,

因為不這樣做,誰也不會往「醫生有在跟藥商勾結」的角度去想

 

 

但實際上,整部片子並沒有這種情節

不過有趣的就是,在壹週刋的影評裡

還是明白寫著,這是一個「……藥廠跟醫生的勾結,

讓一個原本沒什麼大病的患者,陷入藥物濫用的無底深淵,

整個生活秩序瀕臨解體……」

 

 

再強調一次,這個“原本沒什麼大病的患者”,完全沒吃到藥!ok

就算她不是在演,她的生活解體,也是重鬱症所導致的後果

真正開始被強餵藥物,是後來裘德洛濫用強制治療保安處分的權力

為了報仇,才硬讓這個“患者”把藥吃進肚子裡的哪!

 

 

講真的,這類評論文章還是別用反射神經亂寫

不然,實在很容易在最後變成心理投射測驗的內容而不自知 @@

 

~end~

arrow
arrow

    Old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